2016年9月24日,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、光华教育集团承办的民办特色学校校长论坛在上海顺利举办,来自全国各地区的近百位校长参与了此次论坛,在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,就“中外教育融合与创新”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
论坛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沈玉顺主持,光华教育集团董事长鲁育宗、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分别致辞。
△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沈玉顺

△光华教育集团董事长鲁育宗

△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
论坛共分为四个专场,每场均有两位名校长发表主题演讲,并设有互动提问环节,让参会的每个人都有交流的机会,这样的方式也让在场的校长们都畅所欲言,针对当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。
作为首位演讲嘉宾,香港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创办人-彭敬慈博士透过“当代国际化教育的理念与对双语学校的挑战”这一主题,提出了“什么才是真正国际化教育”,他认为国际化课程的“共通点”有四个,其中一个就是最终的目标,这个目标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拥有International-mindedness(国际心)并具备High Order Thinking(高阶思考)的能力,此外就是Contents(跨文化-双语/多种语言)、L/T Strategies(自学、建构)、Assessment评估(进展性与总结性)。随后他着重阐述了High Order Thinking(高阶思考)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,他借用了Bloom的目标检讨架构将思维的六个层次(记忆、理解、应用、分析、综合、评判)逐一进行解释,最终他特别强调了学校在引导学生进行第六层次思维的重要性。
△香港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创办人-彭敬慈
随后,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校长-林卫民、成都华德福学校校长-李泽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-林敏、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校长-雷冬冬、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执行校长-高金辉、南京汉开书院创院院长-王占宝、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-李海林这七位校长也从各自学校的办学理念出发,分享了各自学校在课程设置、教学管理等等方面的经验与特色。

△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校长-林卫民

△成都华德福学校校长-李泽武

△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-林敏

△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校长-雷冬冬

△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执行校长-高金辉

△南京汉开书院创院院长-王占宝

△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-李海林
最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也作了精彩的即兴总结,她表示论坛的主题是“中外教育的融合与创新”,这其中的“融合”一定不是简单的一加一,“创新”也一定是多元的,未来中国的教育也一定能够在各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有新的突破。